西电集团数控高级技师高喜喜:干一行,就得干出名堂

编前语:“中国梦·大国工匠篇”大型主题宣传活动由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和中华全国总工会联合开展,中央  新闻网站、地方重点新闻网站及主要商业网站共同参与。活动旨在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通过采访报道基层工匠典型,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在全网全社会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

高喜喜在操作数控机床。张旭 摄
中新网客户端西安9月20日电(张旭)走进中国西电集团西安西电开关有限公司机械加工车间,数控机床旁,高级技师高喜喜正聚精会神的编程加工零件,他双眼紧紧地盯着旋转中的刀头,不时对其进行修正。
从成为一线工人至今,高喜喜的脚步一直没停过。“选择数控机床专业最主要是因为兴趣,再加上当时这方面的人才也比较稀缺。真正接触之后,就喜欢上了这个职业,也就坚持着学习下去。”
“只有自己足够优秀,才能带动更多人追赶超越。”在金属切割声此起彼伏的车间里,高喜喜告诉记者。
干一行,得干出名堂
高喜喜所在车间主要是为变电站高压开关生产零件。这里生产的“开关”并不是我们日常见到家用开关,而是特超高压变电站中的保护装置,业内人士称之为“断流器”,组装成型后的长度可达数十米长。

一组断流器。张旭 摄
刚进公司时,父亲就告诉高喜喜:“选一行,干一行,就得干出名堂。”牢记着父亲的嘱托,高喜喜在车床前钻研业务提升技能,一步步成长起来。
25年来,车间里的普通车床已更新换代为高精尖数控加工设备,高喜喜依旧默默奋战在第一线。每天接到派工单后,分析图纸、选择刀具、编程试切、测量分析、刀具补偿,高喜喜全身心投入,直到零件的尺寸、形状、位置精度丝毫不差。
2006年,企业与当时世界一流的瑞士电气设备企业进行合作,为一新建变电站生产开关设备,其中核心零部件“动触头”是由外商提供。但临近交付时,零件出了问题。重新采购时间紧、成本高,高喜喜提出不行就自己造。
“老外能干的咱也能干。我主动向领导请命,把这个任务承担了下来。但是仔细分析以后,当时有点后悔了,这活真的太难干了。”
难在哪里?零件是不锈钢材质的,里外均呈现圆弧形,其中最薄的地方仅有2毫米。“这是变电站开关的核心部件,整个圆弧不能有任何瑕疵,否则装上之后会出现高压放电,给整个电站运行带来危险。”
一个月的时间,经过和科研人员的沟通,高喜喜从绘图到确定加工方案,通宵达旦、废寝忘食,反复试验,硬是拿出了试品零件。成品各项参数均满足技术要求。
而且,凭借在该项目研发过程中积累的坚实技术基础,他所在的公司随后参与制订了一系列特高压开关设备国家标准,为我国电力设备行业争取到了更多的国际话语权。
 

相关产品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