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工业母机数控机床的“大脑”,数控系统在智能制造领域的作用愈发重要。华中数控(300161)作为国内中高档数控系统的领跑者之一,近年来不断更新技术、与国际巨头竞争,为国内机床行业转型升级赋能的同时,逐步拓展市场空间。
2020年前三季度,华中数控实现营业收入8.94亿元,同比增长63.6%;归母净利润3644万元,同比增长185.47%;公司数控系统、红外、特种装备、机器人与智能产线等产品全线开花,业绩大增。
“数控系统是先进制造业的‘芯片’,它‘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必须立足创新,需要我们自己掌握核心技术,以‘中国大脑’装备‘中国智造’。”近日,在接受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采访时,华中数控董事长陈吉红如是说,“经过前期漫长的技术积淀和布局,华中数控未来有信心实现快速发展”。
瞄准“高端”发力新兴市场
作为数控机床的“大脑”,数控系统数涉及计算机、软件、控制、机械、电子等多领域多学科的知识和技术,研发难度大、迭代周期长,中高端产品长期被国外企业垄断。
事实上,从市场情况来看,随着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需求拉动,经济型数控机床的需求在减少,而中高端数控机床的需求在增加。陈吉红认为,这一现状表明,市场对高速高精、多轴复合、智能化等方面的机床设备需求旺盛,而正是华中数控多年来的主攻方向。
经过长期科研攻关,华中数控在体系结构、总线、五轴、多轴多通道等多项关键技术上实现了突破,并研制出“华中8型”系列化高档数控系统,全面进入航空航天、汽车制造、能源装备、船舶制造、机床工具、模具、3C等制造领域主战场。公司也成为国内数控系统行业唯一一家两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的企业。
据陈吉红介绍,目前公司开发的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和AI芯片技术融合的华中9型智能数控系统已研发成功,开始小批量试生产,“我们与机床企业联合研制的智能机床有望近期取得突破,有望实现中国机床行业打破国外对高端机床垄断的弯道超车”。
而除了数控系统之外,华中数控的另一拳头产品工业机器人也在加速发展,目前已在3C、大小家电、厨具、卫浴、玻璃、新能源、快消品和物流领域均形成了规模化应用。在机器人本体中,除关节减速器等少量部件之外,包括控制器、驱动器、伺服电机在内的核心部件均为公司完全自主掌握。“公司机器人技术的系统性、先进性在同行业名列前茅。”陈吉红表示。
大股东赋能新发展
事实上,完成校企改革后的华中数控,提出了“三不变”和“三变”。所谓“三不变”,一是公司股东结构变了,但“一核三军”的战略不变;二是企业属性变了,由校办企业变为民营企业,但产学研格局不变;三是实际控制人变了,但管理构架不变。
对于华中数控未来的变化,陈吉红主要谈及“三变”:一是战略目标要变,借力卓尔产业集群的资源、追求更的发展目标,进一步扩大市场规模与市场分额;二是从校园文化到企业文化,由于公司脱胎于高校,以前可能更注重科研,但今后会更注重面向市场需求和科研的结合;三是机制体制也要变,公司会充分利用民营控股的优势,例如使用股权激励等方式、汇聚人才。
如今华中数控股权结构变更已经一年多,在谈及大股东对上市公司发展的支持时,陈吉红介绍说,一是资金方面,通过定增等方式,给企业发展提供资金;二是销售渠道方面,借卓尔产业体系,为公司红外防疫、智能制造、新能源车等产品的销售助力;三是通过卓尔的资源和市场优势,与华中数控形成战略资源整合、扩大华中数控的市场影响力。
“大股东对华中数控的期望很高,也提出了较高的发展目标,虽然目前来看达到目标并不容易,但我们管理团队仍会带领全体员工努力实现。”陈吉红说。
具体到经营思路方面,据陈吉红介绍,2021年华中数控将在有高端产品需求的航空航天等重点领域、工业市场五轴产品、智能机床配套、数控机床智能化线等蓝海市场重点布局,并逐步加大在公司各线产品在新工科教育、大健康产业、智能制造的推广力度。